推广 热搜: 新能源  pe土工膜  改性塑料  聚氨酯  经济  土工布  苯乙烯  土工布价格  煤价  塑料袋 

央企并购王中国化工10年购10家公司:并非是征服

   日期:2017-07-24     来源:中国篷布网    作者:中国篷布网    浏览:275    评论:0    

    讯:在每次收购协议签约后,任建新都要给海外企业高管和员工写信,使其增加对新股东的理解和认同

    [2004~2015年,中国化工的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由229.6亿元、152亿元和2.6亿元,分别增至3725亿元、2602亿元和30.8亿元。]

    中企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海外收购案终于尘埃落定。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下称“中国化工”)6月27日在瑞士巴塞尔宣布,完成对瑞士农业化学和种子公司先正达的收购,中国化工董事长任建新出任先正达董事会主席。中国化工以43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先正达,创下中企海外单笔收购金额的最高纪录。

    在过去的10年,被誉为央企“并购王”的中国化工,已经陆续并购了10家全球知名的外国企业,而且很多都是全球并购榜上排在前列的大手笔。在并购上不仅做到和其他央企一样“买得来”,还要能“管得了、干得好、拿得进、退得出、卖得高”,这家中国公司的独到经验颇值得研讨。

    10年并购10家海外公司

    成立于2004年的中国化工,是在原化工部所属企业蓝星集团、昊华集团等基础上组建的中央企业。自2006年第一次跨国并购法国安迪苏(12.460,0.06,0.48%)公司开始,到2016年2月签约收购瑞士先正达,中国化工及下属企业共完成了10起跨国并购。

    有人总结,中国化工的收购特点就是六个字——老牌、先进、前位。

    在其收购的10家海外企业中,有7家位于发达国家,4家具有超过100年的历史,大多数为跨国公司。10家企业都拥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资源,且它们的行业市场地位至少位列全球前五位。

    2006年,作为试水,中国化工的子公司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下称“蓝星公司”)先收购了法国安迪苏公司,这家企业在专业生产蛋氨酸、维生素和生物酶等动物营养饲料添加剂方面全球领先。同年,中国化工收购澳大利亚最大的乙烯生产商和唯一的聚乙烯生产商——凯诺斯控股有限公司100%股权。

    在初尝收购经验后,2006年,蓝星公司又一举拿下法国罗地亚公司的有机硅和硫化物业务,包括其专利业务、生产设备和分销渠道。此次收购也使蓝星的有机硅业务规模坐上了第二把交椅。2011年4月,蓝星公司以19.5亿美元全资并购挪威埃肯公司。埃肯公司是全球最大金属硅供应商和全球硅铁合金的最主要生产商,这一收购让蓝星进一步巩固了行业排位。

    不仅是蓝星,中国化工以旗下主要板块公司为执行主体,让跨国并购在其他行业也能“开花”。

    2011年10月,中国化工旗下的农化总公司收购全球最大的非专利农药企业以色列安稻麦(ADAMA),该公司也是全球第七大农化企业。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中国化工再次相继收购太阳能(5.480,-0.04,-0.72%)面板制造商新加坡REC、全球第五大轮胎企业意大利倍耐力以及全球最大的橡塑机械企业德国克劳斯玛菲,同时参股瑞士能源贸易公司摩科瑞。其中,当时以75亿欧元的价格收购倍耐力,是自2012年中海油收购尼克森之后央企最大的海外收购项目。

    2016年2月,中国化工和世界上最大的农药生产商、高价值种子领域名列第三的瑞士先正达达成协议,中国化工支付430亿美元,收购先正达100%股权。2017年6月27日,中国化工完成收购先正达,这不仅是中国化工最大的收购案,也是迄今中国企业最大的跨国并购案。

    通过这一连串成功的海外并购,中国化工正在迅速缩小与国际化工巨头的差距。

    同时,通过10年的并购之路,中国化工在全球15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生产、研发基地,并建立了完善的营销网络体系。表现在经营业绩之上的数据为,2004~2015年,中国化工的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由229.6亿元、152亿元和2.6亿元,分别增至3725亿元、2602亿元和30.8亿元,增长了15.4倍、25.6倍和10.8倍。

    当中国化工第一次跨入世界500强时,还仅排名474名。如今在自身发展和并购加持之下,中国化工已连续六年进入世界500强,2016年居第234位,在化学品分行业榜单列第3位,仅次于德国的巴斯夫公司和美国的陶氏化学,在中国化工行业中位居榜首。

    从获取技术到构建生态系统

    在大规模并购之初,核心技术是中国化工参与国际竞争的最大短板,也是当时非常清晰的并购目标。

    中国化工在成立之初,将公司战略定位为“老化工、新材料”,意在化工新材料领域做大做强,然而当时国内化工新材料领域整体技术水平较弱,产业化水平偏低,仅靠国内的技术管理资源很难与国际强手抗衡。

    若选择与人合资、以市场换技术,引进的绝大多数都不是核心技术,即使国外化工巨头愿意合资,也会提出苛刻的条件。于是,中国化工决定以并购方式开启自己的国际化竞争之路。

    “国际并购不仅让中国化工获得了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国际知名品牌和全球营销网络,还获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使得中国化工在专利拥有数量上跃居中央企业第四位,解决了我国多年来一直未能攻克的蛋氨酸、有机硅深加工等核心技术的研发问题。”

    2010年,任建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了上述这段话,当时中国化工已完成对法国安迪苏和罗地亚、澳大利亚凯诺斯等4起收购。

    从安迪苏的蛋氨酸技术、罗地亚的有机硅技术,到埃肯公司的金属硅、多晶硅技术,这些都是中国化工企业缺乏的核心技术,也是当年通过技术引进未曾获得的技术。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从2011年开始,中国化工的并购战略发生转变:不再仅仅为了获取核心技术,而是更多地转向打造全球产业生态系统,完善战略布局。

    比如,以6.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新加坡REC太阳能,该公司是排在全球前三位的太阳能硅片、电池、组件一体化企业,是全球领先的太阳能电力解决方案供应商。

    当时的中国化工已经是世界第三大有机硅单体制造商,并拥有世界先进的冶金法太阳能级多晶硅技术,在收购新加坡REC太阳能后,不仅能充分发挥冶金法太阳能级多晶硅的潜在优势,而且从硅产品的品种齐全、每个品种的一体化两个维度,打造成从原料、上游产品、中游、下游完整的硅产业链及生态系统,增强中国硅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再比如,以9.5亿欧元的价格收购德国克劳斯玛菲,该公司是全球最大的橡塑机械跨国企业,拥有178年的历史。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标签: 央企
打赏
 
更多>同类新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新闻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