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延续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整体呈现出增速回升、出口向好、结构优化、效益改善、新动能加快成长等主要特征。其中,工业经济增长动力逐步增强,服务业和消费保持高贡献率,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居民收入快速增长,表明总体经济形势好于预期。未来,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下,新旧动能转换将持续提速,经济发展结构将进一步优化,预计全年经济总体平稳、稳定向好的格局将会延续——
经济增长质量提升
董礼华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为381490亿元,同比增长6.9%,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好于预期。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987亿元,同比增长3.5%,比上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152987亿元,同比增长6.4%,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206516亿元,同比增长7.7%,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
分季看,二季度延续了一季度开局良好的运行态势,国内生产总值200807亿元,同比增长6.9%,与一季度持平。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333亿元,同比增长3.8%,比一季度提高0.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82983亿元,同比增长6.4%,与一季度持平;第三产业增加值104491亿元,同比增长7.6%,比一季度略微回落0.1个百分点。
服务业上半年继续保持对经济增长的较高贡献率。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5.8%、40.1%和54.1%。其中,二季度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6.6%、41.3%和52.0%,与上年同期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提高0.6个和0.1个百分点。从贡献率看,上半年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1%、37.8%和59.1%,三次产业分别拉动经济增长0.2、2.6和4.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第二产业高21.3个百分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分行业看,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高,分别为30.7%、10.3%和10.2%,比上年同期分别提高0.9、1.1和1.2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升较快,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6.0%,比上年同期提高2.9个百分点。
消费需求上半年保持对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作用,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仍然发挥了主要作用,消费结构持续升级。最终消费贡献率为63.4%,资本形成贡献率为32.7%,外需贡献率为3.9%,消费仍然是三大需求中最高的。其中,增长最快的是服务消费。
经济增长的新动能也发挥了积极作用。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规模以上工业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1%,分别高于整个规模以上工业3.9和6.2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0%,持续保持快速增长。在快递服务的带动下,邮政业增加值也持续高速增长,同比增长31.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3.4%。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28.6%,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8.2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高达51.6%,超过全国网上零售额18.2个百分点。
上半年经济增长质量不断提高。其中,劳动生产率继续提高,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约为49135元/人,扣除价格因素,比去年同期增长6.7%。产能利用率回升明显,其中煤炭、钢铁产能利用率回升较为明显,相关产业利润高速增长。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2.7%,比去年同期提高16.3个百分点。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利润同比增长62.3%,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利润同比增长81.9%。(作者为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
工业企业效益改善
赵云城
2017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9%,增速较上年全年回升0.9个百分点。其中,二季度增长6.9%,增速较一季度加快0.1个百分点,为2015年以来季度最高增速。
基本面方面,保持了总体向好态势。上半年,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6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增长面为87.8%,较上年全年扩大4.9个百分点。在统计的596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有462种实现同比增长,增长面为77.5%,较上年全年扩大10.6个百分点。
出口增长加快。上半年,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0.9%,增速较上年全年回升10.5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增长10.3%、二季度增长11.1%。
小微企业运行状况稳定。对4万多家工业小微企业的调查显示,二季度小微企业景气指数为96.5,回升至近两年的最高水平;用工需求持续回暖。对9万多家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及景气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用工需求增加的企业比例较用工需求减少的企业比例多6.2个百分点。
上半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较上年全年加快2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1.5%,高于规模以上工业4.6个百分点。其中,电子、汽车、仪器仪表、专用设备和通用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13.9%、13.1%、12.5%、12%和11.2%。消费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增速较上年全年回升2.3个百分点。其中,医药、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家具、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分别增长11.6%、10.7%、10.4%、9.8%,均保持了较快增速。传统产业延续恢复性增长态势,机床、铸造机械等通用设备制造,建筑工程、塑料加工等专业设备制造,以及家具、家电等与投资、房地产相关行业保持了较快增长。
上半年,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增速较上年全年放缓2个百分点,低于规模以上工业3.7个百分点。
此外,今年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13.5%和22.7%,增速较上年全年分别上升8.6个和14.2个百分点。在企业利润保持良好增势的同时,其增长结构发生了可喜变化,4月份至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增利润中,原材料制造业所占比重较一季度下降20.2个百分点,消费品制造业提高了8.8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提高9.2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提高15.4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05%,同比提高0.45个百分点。企业杠杆率持续下降,5月末资产负债率为56.1%,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企业回款情况持续好转,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同比减少1.1天,延续了年初以来同比减少的趋势,且应收账款同比增速较一季度末回落0.5个百分点。产成品存货周转继续加快,5月末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同比减少0.7天,且产成品存货同比增速较4月末回落1.1个百分点。
上一页123下一页